2015年11月08日
这是跨界方法论的第19篇专访
跨界访谈是专注跨界实践者的调研项目。我们通过与全球跨界实践者对话和采访,收集跨界案例、观点、方法与经验,并与大家分享。
目前的跨界专访团队全部由志愿者组成,我们利用个人时间,用网络远程协作的方式来传播跨界者的声音、思想和行动。
采访/编辑 | 刘洁
梅心怡(Delphine Hsini Mei),台湾人,跨界艺术家,表演创作者,独立制作策划人。自18岁长年旅居美国和欧洲,2013年定居台北,仍活跃在不同的城市国际活动中。她曾在林茨艺术大学媒体研究所客座艺术家讲师,维也纳巴尔塔扎尔小姐实验室工作坊讲师,还创始了DADADA¡¡¡——一个国际合作交流的跨界艺术和表演团体。
能否简单的自我介绍一下?
我叫梅心怡,大家都叫我Delphine,我18岁就出国,在美国念大学,专业是艺术史和多元艺术,多元艺术就是结合不同元素、比如视觉、表演、哲学、心理学、装置等等,来做艺术。后来我去了欧洲,芬兰进修。我认识的人也广,做的东西也多元,我的职业经历比较复杂,我对教育与平台很感兴趣,最近,我手上的项目有,创意教育、包括艺术教育,同时我也是CodeAdventures 计划参与者之一,它是和MIT合作的一个创意电脑科学教育计划,目的是教育小孩和年轻人,也包括大人,如何编程。它从最基本的电脑教育开始教起,主张DIY的精神。CodeAdventures 的老师会教你如何做微电脑、如何建立网站、如何控制回路、设计等等基本的东西,还有如何做简单的APP和线上游戏。最棒的是: 它结合了传统纸笔手绘的部分,和最新电脑上的教学,左脑的逻辑和右脑的创意在混合式的教育下便可以相辅相成。
△ DADADAiii 台湾Live Tour,从在维也纳前制,一起编排、讨论、和测试到台上演出。结合传统京剧功夫、墨西哥民俗、日本舞踏、现代歌舞音乐剧、拉丁舞等剧场元素和自制感应器Live侦测因表演者动作互动而发出不同的彩光,呈现身体能量的想像光芒,并投射在大银幕上。
我在驻奥地利的时候成立了DADADAiii,DADADAiii是一个很独特有趣的组织。当初我在奥地利的时候有个艺术节,邀请我来表演,当时我的构想是做个群体的表演,所以后来我就找了维也纳其他的艺术家,包括当地的音乐家NikoMaly、正好也在奥地利驻村的墨西哥录像艺术家Alessa Esteban和表演艺术家Sergio Solis、再加上奥地利女性新媒体艺术家StefanieWuschitz,我们四个人就在维也纳的博物馆区里做了一场即兴表演。后来大家反响都很不错,最后就成立了这个团体。达达精神有点像是混合东方禅和西方激浪艺术(Fluxus的精神),在某个时刻我们集合在一起,事情就发生了,所以它也是比较现代、比较前卫,像生命流动、生生不息的慨念。
另外我也是奥地利由女性新媒体艺术家发起组成的“巴尔扎特小姐实验室”的会员之一,目前维也纳市政府在支持这个计划,有开展很多科技艺术工作坊、与大众交流、讨论、学习。
△ “巴尔扎特小姐实验室” 创始人Stefanie Wuschitz
△ 巴尔扎特小姐实验室梅心怡的工作坊
△ 成员在维也纳博物馆区讨论
△ 成员在维也纳工作室一开会讨论交流,妈妈也可以带小孩来
能否分享一下你的第一次跨界合作?
第一次尝试跨界是在学校,我当时想要找人帮我做视频,然后他们建议我去找新媒体艺术家来做,真是很无意的机缘吧。我一直对光影的东西、以及什么是真,什么是假,多重宇宙、次元的概念很感兴趣。当时我的表演概念是,在前半段,观众可以看到我,但是在后半段,观众只能看到我的投影,或是我的内在能量反射出的形状、顏色,原来我找了做视频的朋友,但是做视频的朋友说做不到这样的效果,所以就把我介绍给了新媒体艺术家,从此就开始了所谓跨界的创作。
那时我第一次接触到了动作感应器,便开始对这个东西产生强烈的兴趣。因为它与我感兴趣的真假、光影、以及异次元的概念非常相近。它能够让事情同步发生。
△ 萨尔斯堡ARGE艺术文化表演中心。作品集合现场表演、即时投影、动感侦测和即时摄影等来探讨记忆、梦境、身体和能量的现象,观众在表演结束后有机会和即时摄影和动感侦测互动
能否具体介绍一下“巴尔扎特小姐实验室”,当时怎样想到成立这样一个组织的呢?
事实上很多女生都对科技很有兴趣,但她们或是害羞、或是害怕出错、或是觉得这是男生的事情,所以一直不敢迈出这一步。然而,第二次大战的时候,世界上第一台通用计算机和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穆尔电气工程学院工程师们和程式设计员事实上就是女生,这些事情至今很少人知道。新媒体艺术家StefanieWuschitz在奥地利成立了这个巴尔扎特小姐实验室,希望能提供一个安全、彼此支持的环境,来做科学和艺术结合的试验。维也纳市政府也提供了支持。 当初召唤了很多做新媒体的女艺术家,教大众学习一些简单的电路电线的知识,有一次甚至老电脑搬过来,然后我们得拆开来研究内部的电板结构。
△ Stefanie Wuschitz 在 TEDxBratislava 上的演讲
你的跨界创作的过程是怎样的?有什么心得和方法?
要做跨界的话就要互相彼此学习。跨界的精神在亚洲,在国内的跨界或许还是比较传统,这样的合作还是有点缺失,因为你还是用你的思考来切入我的表演,我还是用我的思考,这样到后来其实会比较辛苦,刚开始可能觉得很好控制,但后来要呈现一个完整的作品的时候事实上就比较困难,因为就好比鸡同鸭讲,比如我会觉得这个其实很简单,但是另一方就会觉得,完全不是这么一回事。或是,你觉得只要手动一下,就应该可以操控一个东西,但事实上,这个可能和表演者的意图完全不合,他们完全不觉得动这个东西有什么意义。到后来就会发生很大的摩擦,想法就真的合不来。但我觉得所谓的"缺口"就是大家可以互相学习和增加作品强度、深度的地方。
如果真的要做好一个跨界合作的话,事实上你对另一方的知识领域得有些基本的了解,你必须学个半年,或至少几个月。这样大家就会有比较深入的讨论。就好像煮壶热水烧茶我都不会,哪敢讲做一桌大菜,大家都得从一起切菜开始,从零来感应彼此。
像刚开始做新媒体艺术的时候,对这方面的了解不深,只觉得好看,很新奇,我在学习科技的过程中出了很多笑话,比如我经常会插错电线,烧坏东西,弄得火光四射的。但是学了半年之后,我才觉得,这些经验对我来说非常宝贵。
反过来,对对方而言也是一样。比如我曾对技术合作的Stefanie说,你也要来学学体验一下我们的东西,加入我们表演的排练,但不是看,而是一起做身体训练,一起玩即兴创作,把自己当表演者,角度会不一样。之前合作者可能接触过画画,做过视觉装置,但是对表演的接触和体验就差很多。事实上挺有趣的因為刚好角色互换,和我在学新媒的东西一样。刚开始他们也很怕,不敢动,特别是和一群有过肢体训练和表演经验的人在一起,他会觉得很害羞。结果到后来还不错。
我们坚持了很久,并定期彼此分享,整个团队一起相互学习,事实上这整个过程相当有趣,在讨论的过程中,我们的想法也会不断因为更加了解而改变。比如我们会自觉地拿掉原来表演中的某些部分,而他们也会更改一些装置的地方来更好地配合我们的主题和表演,整个团队的默契上升。
我觉得只有相互了解后,跨界的过程才是完整的。这样虽然花费的时间也比较长,但是比较细水长流。有了彼此的了解之后,下一次合作就会减少制作的时间。我觉得之前的过程非常可贵,这就像是用科学的手法来做艺术,用艺朮的手法来实行科学的实验精神。
△ 在花莲东华大学和团队工作中
△ 花莲东华大学成果 装置展览及表演
在你艺术表演中,科技扮演的是怎样的角色?对于你的4224系列作品,能否向我们分享下创作背后的概念?
△ 台北林家花园拍摄景点
因为我父母是从医的,所以我从小对生物、人体、能量很感兴趣。谈到能量,它是一个非常抽象的东西,但是我觉得,如果运用恰当的话,科技是可以把它很真实地反映出来,将它视觉化,因为我们现在是非常视觉的世界。
所以在我的作品里,有点像X光的东西,等于是透视人的身体内部,包括深层情感、思考,甚至前世带来的数据,我个人相信是都存在我们的内部"记忆卡"裡,所以这就和我之前提到的医学、能量等比较抽象的东西的联系。
刚刚回到亚洲,我对自己的身份认同在社会、家庭中产生了一些问题。比如4224系列的第一部录像作品:当一个女子走过一个传统时光隧道,往水池里看,于是进入了另一个空间,那时候我们身上写满了中国字,但如果你是一个外国人,你没有办法去了解属于我身份的一部分,外国人也可以是外人,就是除了自己以外的人,所以我们真的可以了解彼此多少呢?什么是真正的同理心呢? 人是孤独的来、孤独的去,那交会的关系除了陪伴、交配,又会有什么深层的意义呢? 我的思考、经验和角度与身边的人可能又不太一样,我想把这个观念上的东西用科技来透明化,我想借由这个科技的透明化的概念,来探索内外的不同和连结,分享给大家来做进一步的讨论交流。作品的最后一部分,是黑色的画面,因为我想让大家用心去听或是听听自己內心的另一面;也有引射人在出生之前在母亲子宫里的那种状态。
现在我们做的东西太过视觉化,反而听觉不太用,所以我这个作品之前视觉的东西是非常充盈饱满的,到了最后一分钟,我将视觉的元素全部抽离,都是黑的,这又像镜子的意象。即使你听不懂,也会由听觉接收到一些讯息。我们的身体比如听觉是很直觉性的,会直接地通往人的内心。
这也是我觉得比较有趣的地方。很多时候人们利用科技或是新媒体来把视觉的东西来弄得很满,很光鲜,我反而想用它来回到我们比较原始的感觉,第六感,经由科技,回归到人类比较原始的感官功能。
我希望把“怎样观看”这件事交还给观者,而不是我来教大家如何观看。因为如果画面太绚丽的话,观者的角度就会同化,我让你看,就结束了。我想借由不同的科技、AE、CODE等等,把一些感官的东西拆开,比如视觉、听觉、触觉、将原本叠在一起的东西拆解开来,所以观者在看的时候能够感受到自己不同感官的东西,事实上会更明显。因为平时大家很常接触多向面的刺激,现在突然只有听觉,你会更注意到你所听的东西。从而完成感官的切换。所以我希望用科技更突显人们的感官接收度,把原生自然的东西和它们可以给予的力量还给观者、听者。这样就不仅仅是一个艺术家的空间了。
当时在台湾展览的时候也有人告诉我听不懂,看不懂。但是我也觉得很有趣。因为看不懂,听不懂才会有问题,否则我就没办法和你交流了。似懂非懂之间,所谓的灰色地带,人们才会有真正交流、对话的机会。
△ 和表演者黄东尼与洪Meta在台北Instant42拍摄现场。此创作属于 "微:Homeland Dream Body" 计划系列。经由三种不同的艺术创作过程媒材来呼应故事的时间性(过去-现在-未来)、隐形圆形循环式、和看似无关却环环相扣的人生事件
跨界的未来会是怎样的?
很难说。我觉得,跨界现在到了一个阶段性的饱和状态。大家似乎已经了解到了它的优点、缺点、极限。它刚开始出来的时候,大家都会觉得很炫,很新奇,但时间一长,大家看习惯以后也没多大感觉了,疲倦感反而会出现。就像iPhone刚出来的时候,大家都觉得耳目一新,但是现在等iPhone6 Plus出来以后,大家就都忙着找缺点了。
科技艺术和很多东西都是一样,它会慢慢到达一个饱和点。它慢慢会变成一个正常主流的东西,尤其是创客运动的兴起,最近猛力地在各地执行。但有正就有负,人类的世界是很二元性地在运行(例如对错/黑白),有些新媒体艺术家们其实对所谓的Maker开始介入艺术的领域保持着些许怀疑。
这些现象其实已经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也变得平民化,大众化。台湾的 AND ,他们做的东西虽然很先进,但也结合了传统手工和比较古老的手做方式,也因为AND 是个平台,所以常有举办公开的工作坊,就完全不局限于专业艺术家了。
事实上这是一个趋势。它从一个独立的东西,慢慢变成,大众化,平民化的东西。大家会慢慢了解这个现代与传统结合的过程和境界。它不会是一个独自发展,孤芳自赏的东西,而是跟随着创客运动,回到原点,比如与民族手工艺,传统艺术,会更加结合。
这个趋势不管在台湾,在中国,在日本,在新加坡,都在发生。或许这就是未来。就像外星人常被和世界上最古老的马雅文化放在一起,甚至有研究说外星人就是马雅人。未来、过去和现在,在时间消失的空间界面中是一直相连、不分你我的流动着。
前面提到跨界的饱和以及对跨界的怀疑。在你概念里,跨界有什么优点和缺点?
有时候优点就是缺点。跨界的优缺点就是它好玩,有挑战性,有趣,它的实验性也很高,大家在做这件事情的时候可以互相学习,增长视野,这是非常好的事情,因为可以带来新的灵感。同时,它的风险、变数也大。
艺术家比较天马星空,思维跳跃,喜欢链接完全不相关的东西,而科学是非常逻辑性的。所以,刚开始的磨合是非常难的。当你要开始新的跨界合作,一方面你会对另一个领域充满好奇,另一方面是你完全就是零的开始,有时候,零的开始也有可能走到负。
就好比恋爱一样,有时候两个人一开始谈的适合可能会觉得没有那么接轨,接不上话,甚至说着说着会吵起来也不一定。
我曾经想做一个手套。因为表演中手的动作很多,我希望表演者之间手的动作借由手套可以引发出声音或是画面,甚至观众可以用手机,即时参与我们的互动。一只手套我们讨论了两个月,后来还是实现不了我想要的效果,最后还是把手套拿掉了。
在这个过程中,你会学到很多东西,而且有很丰富很多元的可能性,非常有趣的过程,不管是对创作者还是观众,互动的东西,比较有参与感。
缺点是在创作的过程中会有非常多的问题,不过有问题是有新啟发的开始,所以其实很不错的。不要想太多,答案自然会来,虽然不一定是你刚开始期许或既定的。
△ 4224系列二 拍摄图片
对想要跨界的人,你有什么建议吗?
我们习惯的创作方式是先想好,然后就去实现。但我建议新的创作者,先不要想太多,可能就先几个基本的概念,然后在讨论中慢慢完善、清楚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因为如果先想好了,设定了对方是什么样,你就会很难接受他不是什么样。
除了以上, 我觉得,第一, 听是很重要的。你必须能够聆听彼此,了解彼此。另外,问问题也很重要。一开始我很不好意思问问题,但烧坏几个东西以后,就不好意思不问了。如果没有问题的话,就没有深入的讨论。问题是非常好的开始,有了问题,你们才会有互动。跨界计划的成败很大程度上就在这些交流的质量上。
最后,我觉得只要虚心学习彼此可以给与的就能够做成很多事,边走边学。你会发现,过程中要学的东西很多,而且越学越觉得自己学到的是鸡毛蒜皮。
平时是怎样培养灵感的?
现在大家生活非常忙碌,比较少有能够静下来,一旦静下来之后,灵感就会有空间出现。甚至非常平常的时刻,比如走路、叠衣服的时候。
另外,我很喜欢看书,经常去图书馆借。我很喜欢看小说,尤其是异国小说,故事可以激发一些想象力。 我会去看一些我还没有去过的国家的小说,或是他们那边的文章。
还有就是旅行。旅行能够真的给你灵感。尤其是到异国不一样的地方。通常我会有笔记本,画一些手稿,或是把想法写下来。
最后就是梦。我有一个好朋友送了我一本漂亮的笔记本,她鼓励我写梦的日记。它常常会成为我的灵感,虽然醒来时一头雾水,但我有时就得靠睡觉来"工作", 哈。它就属於另一次元吧,也是一种旅行,往自己心内世界的通道, 因此我非常喜欢宫崎骏的动画片。我有些作品也和梦有关,或是以它为发想,再加入现实面的东西,所以我的作品总体而言比较倾向架构一个超现实(Surreal)的世界吧。
△ 梦的日记中的一些草图
更多资讯可关注
DADADAiii网站:http://dadadaiii.blogspot.tw/
巴尔扎特小姐实验室:www.mzbaltazarslaboratory.org
台湾科技与表演艺术媒合服务中心:http://a-n-d.tw
2015年欧洲WTIGMA艺术双年特刊专访:http://issuu.com/stigmart10review/docs/stigmart_videofocus_nkq/4
「 跨界方法论 」 研究员
Jane
章鱼海绵型斜杠青年
janeliu.info
本文为本平台原创作品任何平台机构切勿未经许可私自转载,转载必究
如果你对跨界方法论调研项目有任何建议、线索、或合作意向,请致信微信号curiousja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