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08月21日
Make + 编译营
Make + 编译营是由Make +发起的一项众包编译计划。我们发现、翻译、分享全球跨界实践者对话和采访,收集跨界案例、观点、方法与经验。
我们正在招募译者,点击阅读原文即可加入我们!
✪
作者|Regine
来源|http://we-make-money-not-art.com
翻译|杨星星
校对|王远腾
编辑|刘洁
△ Aernoudt Jacobs
Aernoudt Jacobs是一位沉浸于声音的各种形式与表达的比利时艺术家。他从全世界收集田野录音,也创作基于光声效应的装置。比如聆听强光照射在各种材料上发出的声音,或是构造声音“显微镜”,放大水的冻结和冰的融化的声音,亦或是用线圈将磁铁和1000个锡罐悬挂在空中,利用电磁感应原理造成罐子的微小振动从而产生声音。在可见与不可见的世界里,万事万物似乎都在为他提供无穷无尽的探索机会。在精湛的工艺和优雅的外表之下,Jacobs的装置所揭示的现象包括认知学、心理声学、物理、以及科学的过程。
△ Aernoudt Jacobs 的工作室
嗨,Aernoudt!我原以为您是一位训练有素的艺术家或音乐家,但我发现您曾在St. Lukas Ghent学习建筑学。您是怎样从建筑转向声音的呢?您的建筑学习经历对您的声音作品创作上有什么帮助吗?
从一开始我就对声音/音乐很感兴趣,然后我发现了建筑学,之后我又以专业的方式回到了音乐/声音。声音从未远离过我。我需要更多的自由,而这种自由你在建筑中很难寻找到。我从未建造任何建筑,我做了几年的助理。4年后我不再钻研建筑,因为真正的创造只占工作的很小一部分。但是学习本身是非常宽泛的,会给你许许多多的洞察。
某种程度上而言,制造声音/装置是一个非常建筑性的过程。很多建筑的元素都会体现在我的实际作品中(比如工艺研究、3D软件的使用、材料科学、哲学、人类学……)。我很庆幸自己能有建筑背景。我只是非常遗憾当时的建筑声学、甚至为听觉而作的建筑相关的课程还没有发展起来。如果我当初学过这些课程,我觉得我的道路会和现在截然不同。我听说在建筑声学领域发生了很大变化,越来越多的研究和论文在建筑声学领域发表。在过去的25年,这类研究呈指数增长。可现今太多的建筑的传声效果依旧非常糟糕,甚至在一些音响效果应是首要关注点的建筑中也是如此。
没有一种声音能够脱离空间,这就是声音与建筑之间的联系。这也是为什么你会发现许多作曲家都曾经学过建筑学的主要原因。
您是声音艺术家。但是您的装置在视觉上都非常的优美。您能告诉我们关于您的作品的视觉创作吗?它对您有多重要?它又是怎样辅助声音作品的呢?
我是一个主要用声音作为媒介进行创作的艺术家。我的所有作品都从声音的角度出发,进而演化出视觉的呈现。总体上,在我的装置中,我从未将声音与视觉剥离开来。它们一直是一个整体。只有几次,由于特定的条件限制(比如公共空间或基础设施),我受邀创作了“扬声器或耳机”装置,即使在这种情况下,声音仍能间接地唤起画面感。
视觉也很重要,因为我试图在所见与所听的过渡中进行创作。视觉是一种界面,它赋予介质以动作、空间、甚至声音。由于我对物理现象、科学和试验感兴趣,所以这种界面可能是高度科技化的。它甚至可能是低保真的,因为我是一个喜欢亲自动手并且对一手经验更感兴趣的自学者。实际上,我将它看做是田野录音工作的一种延伸,是我追逐声音、尝试捕捉声音源头的一种尝试。
我的装置作品的音量都不会很大,这也是为什么声音元素能轻松转化为视觉元素的另一个原因。因为它们被小心翼翼地平衡着。
您的一些作品探索了由A.G.贝尔发现的光声效应。用强光照射特定材料使之产生声音,或者说用光来创造声音!您知道在非艺术的场景下是否有这种效果的实际应用?您曾经想过让光声效应应用在日常生活中吗?
实际上,有很多来源于贝尔的光声研究的应用,比如光纤通信和CD播放器。但是这些发明是在激光出现后很多年才真正涌现。
我在读“光音器原理”的作品描述时,发现您在作品中尝试表达某种特定的音乐性:“但是以装置的形式,而非可演奏的乐器。”为什么强调非乐器演奏?
制作装置作品和作曲完全是两码事。作曲一旦出版就最终完成了,它有确定的时间结点。然而装置不同,它更灵活,会根据不同因素(空间、情境、时间、观者的感知视角、发展的过程)的影响而发生变化。一件装置永远不会两次以同样的形式被呈现。
我的主要兴趣在于呈现一件关于转换过程的作品。作曲会破坏装置的感知方式。但最近我必须在消声室里做一个关于“光音器”的声学测量。在这种条件下进行作曲会很有趣,我会把光音器当成一件乐器来进行创作。声音上来说,我对“光音器”产生的数字声音非常着迷。
△ 作品:光音器原理 (The Photophon Principle)
您是否认为最好有一定的技术或科学背景才能更好地欣赏你的作品?抑或观众能够纯粹地欣赏它们所传达的声音和体验?
人们在装置中感知到的声音和研究当然会比技术手段更加重要。装置其实是一个长长的过程中的一部分,然而我也不想完全掩盖我使用的技术。技术和知识只是媒介,是研究的工具。它也取决于我想表达的内容和方式。
△ 作品:声音之感 (Sense of Sound)。用线圈将磁铁和1000个锡罐悬挂在空中,利用电磁感应原理造成罐头的微小振动从而产生声音。
您能介绍一下您与Christoph De Boeck合作的 Overtoon 吗?这个平台及其创作设备的目的是“扶持艺术家,为声音和媒体艺术领域注入新活力”。您是如何做到的?我觉得对年轻艺术家而言,能自给自足已经够难的了,您如何同时帮助其他的艺术家呢?您会为他们提供什么支持呢?
Overtoon 从2003年起就成为了一个将媒体艺术与声音紧密连接的平台。我们现在的工作室位于布鲁塞尔市中心的一栋大厦里,主要专注于制作、研究、驻地项目、发布和分享。Overtoon 为艺术家们提供了深入创作的可能性:他们可以使用工作室一年,以他们自己的进度来完成我们所达成一致的特定作品,并从我们的设施中得到支持。这一年里,我们会定期举办会议,跟进项目的进度,并且还会寻找可能的合作伙伴或发布机会。同时,Overtoon也支持其他艺术家们正在进行中的实验,更多是短期项目(几周至几个月),取决于请求的质量和我们的空间是否有余。
我们也积极地组织作品相关的讲座和发布会,囊括声音艺术领域的任何方面,例如制作、演示、组织、研究、科学、网络、历史、专业技术、未来发展......我们还致力于促进艺术家们和组织方之间的人际关系、设计展厅等等。
△ Christoph De Boeck
△ Overtoon 工作室一景
我看了Overtoon驻地艺术家列表,他们的作品令人惊叹!您是如何找到并选择扶持这些艺术家的?
我们对Overtoon至今得到的反馈和作品由衷地感到满意。去年的驻站艺术家是Jeroen Uyttendaele, Jeroen Vandesande, Gert Aertsen 和Stijn Demeulenaere。而今年我们有Erik Nerinckx和Katerina Undo。
我们不对外宣传邀请艺术家。但是我们与艺术家们组织定期会议来跟进项目。我们对提案呈开放态度,并且我们也与组织方有联系。有时这些会议会发展成特定的项目或驻地研究。
我们的社会是非常“视觉化”的,我感觉用文字描述声音艺术很有难度,只有在技术层面上进行描写时才轻松一点。主流报纸的艺术板块里充斥着“视觉艺术”和“音乐”,而声音艺术却夹在两者之间。您有没有感到相比于视觉艺术家,声音艺术家会有劣势?
我并不觉得有劣势,事实上在过去十几年间,声音艺术发展得非常好。我并不喜欢用“声音艺术”这个词,对理论家而言,这样的分类很方便,但对于艺术,这并非是件好事。
说我们的社会是“视觉驱动”的并没有错,但我想说,声音没有且并不需要图像。声音能触发视觉的联想,并呈现空间信息......其实,任何事情都能用声音表达。
在此,我想引用Max Neuhaus的话(他在六十年代首次提出了“声音装置”这个词):我们对空间的感知不仅取决于我们所看到的,还取决于我们所听到的,后者与前者一样重要。
您有其他即将举办的展览、研究或项目要与我们分享吗?我尤其好奇在您的主页上出现的作品噪音的颜色(Color of Noise)
△ 最新作品:噪音的颜色(Color of Noise)。一种导电聚合物制成的薄膜作为“活的”扬声器,自动控制放置在罗马尼亚森林里的录音播放。
那件作品曾上过科学杂志。当还在研究阶段的时候,作品原型就在维也纳的KONTINUUM展览期间被展出,该展览当时由Roman Kirschner's Liquid Things组织主办。后续它曾与与EMPA、Angewandte和Liquid Things合作。我还不知道这个作品的最终展示时间是什么时候。
我正在准备挪威的 Kristians and Kunsthall 的个人展,将在九月初举办。这将是一个大型展览,很多的作品都与转换的想法相关。该展览也是PUNKT festival的一部分。
基于光声效应的作品Heliophone,在九月末也将会在STUK Leuven展出,同时还会有完整的解释声光效应研究的小型展览。
(本文为本平台原创作品任何平台机构切勿未经许可私自转载,转载必究,如需转载请联系我们)
✪
「 Make + 编译营」 译者
杨星星
学习音乐的科技爱好者
1. 回复“目录”,查看往期跨界专访
2. 如果你有任何建议、线索、或合作意向,请致信微信号curiousjane